| RK | 名稱 |
|---|---|
| 1 |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|
| 2 | 阿里巴巴(中國)有限公司 |
| 3 | 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|
| 4 | 海爾集團公司 |
| 5 | 中國電信集團系統(tǒng)集成有限責任公司 |
| 6 | 騰訊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 |
| 7 | 金山軟件有限公司 |
| 8 | 武漢佰均成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|
| 9 | 小米集團 |
| 10 | 廈門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|
| 11 | 平安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 |
| 12 | 網易(杭州)網絡有限公司 |
| 13 | 浙江核新同花順網絡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|
| 14 |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|
| 15 | 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|
| 16 | 軟通動力信息技術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 |
| 17 |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8 | 中軟國際有限公司 |
| 19 |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|
| 20 |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|
| 21 | 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|
| 22 | 亞信科技(中國)有限公司 |
| 23 | 杭州??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 |
| 24 |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|
| 25 | 北京獵豹移動科技有限公司 |
| 26 | 天地偉業(yè)技術有限公司 |
| 27 | 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|
| 28 |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29 |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|
| 30 |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31 | 四三九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|
| 32 |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33 | 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|
| 34 |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 |
| 35 |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|
| 36 | 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37 | 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38 | 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|
| 39 | 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|
| 40 | 山東中創(chuàng)軟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|
| 41 | 福建博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42 | 大族激光科技產業(yè)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43 | 國網信息通信產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 |
| 44 | 東華軟件股份公司 |
| 45 | 萬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46 | 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|
| 47 | 遠光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48 | 福建福昕軟件開發(fā)股份有限公司 |
| 49 | 完美世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|
| 50 | 領航動力信息系統(tǒng)有限公司 |
| 51 | 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|
| 52 | 佳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53 | 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 |
| 54 | 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55 | 上海華訊網絡系統(tǒng)有限公司 |
| 56 | 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57 | 珍島信息技術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 |
| 58 | 和利時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|
| 59 | 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 |
| 60 | 銀江股份有限公司 |
| 61 | 深圳市金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62 | 北京超圖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63 | 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|
| 64 | 北京宇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65 | 北京科藍軟件系統(tǒng)股份有限公司 |
| 66 | 金蝶軟件(中國)有限公司 |
| 67 | 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68 | 南天電子信息產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 |
| 69 |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|
| 70 | 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 |
| 71 |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72 | 大連華信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73 | 上海米哈游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74 | 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 |
| 75 | 北京旋極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76 |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|
| 77 | 北京先進數通信息技術股份公司 |
| 78 | 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|
| 79 |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80 | 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81 | 河南中鋼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|
| 82 | 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|
| 83 | 江蘇潤和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|
| 84 | 廈門吉比特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85 | 北京久其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86 | 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|
| 87 | 武漢天喻信息產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 |
| 88 | 高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|
| 89 | 云南南天電子信息產業(yè)股份有限公司 |
| 90 | 鼎捷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91 | 貴陽朗瑪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92 | 深圳市大疆創(chuàng)新科技有限公司 |
| 93 | 福建榕基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94 | 北京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95 | 中移系統(tǒng)集成有限公司 |
| 96 | 東方網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97 | 訊飛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|
| 98 | 北京東方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99 | 武漢北大高科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00 | 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凌志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01 | 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02 | 北京車之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|
| 103 | 北明軟件有限公司 |
| 104 | 南威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05 | 易點天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06 | 國泰新點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07 | 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|
| 108 | 京北方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109 | 福州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0 |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1 | 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2 | 寶利信通(北京)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3 | 任子行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4 | 高新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5 | 長威信息科技發(fā)展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6 | 福建頂點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7 | 北京安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8 | 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119 | 安克創(chuàng)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20 | 上海北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21 | 北京道隆華爾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22 | 中電金信軟件有限公司 |
| 123 | 中至數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124 | 南京網覺軟件有限公司 |
| 125 | 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|
| 126 | 福建網龍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|
| 127 | 華云數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|
| 128 | 南京聯創(chuàng)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129 | 上海網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30 | 上海艾融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31 | 北京金山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|
| 132 | 中科創(chuàng)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33 | 深圳市長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34 | 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|
| 135 | 上海百勝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36 | 深圳市殘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37 | 北京天融信科技有限公司 |
| 138 | 北京神州泰岳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39 | 成都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140 | 江蘇潤和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141 | 北京搜狗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 |
| 142 | 朗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143 | 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|
| 144 | 深圳市法本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|
| 145 | 廣州賽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46 | 廣州思邁特軟件有限公司 |
| 147 | 山東開創(chuàng)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|
| 148 | 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|
| 149 | 北京五木恒潤科技有限公司 |
| 150 | 寧波暢想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|
| 2021.10德本咨詢/互聯網周刊/CIS/eNet研究院聯調 | |
擁抱變化,尋求突破
“軟件定義世界,軟件定義一切?!避浖鳛樾乱淮畔⒓夹g之魂、經濟轉型之擎,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,但創(chuàng)新的要求也會更高。
2021年上半年,全球范圍內的新冠疫情導致商品價格在需求端復蘇、供給端受限、流動性寬裕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大漲。美國對中國部分科技企業(yè)持續(xù)制裁和限制,導致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出現階段性及結構性的失調。
不過,也不必太過悲觀。從大環(huán)境上看,相比于實體經濟,數字經濟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較少,也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發(fā)展的契機。據工信部統(tǒng)計,2020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(yè)規(guī)模以上企業(yè)超4萬家,累計完成軟件業(yè)務收入81616億元,同比增長13.3%。今年上半年,我國軟件業(yè)務收入44198億元,同比增長23.2%,近兩年復合增長率為14.7%。相比去年,2021年通信技術仍然是支柱產業(yè),金融科技和企業(yè)服務則是新的增長點。
對外,面對美國的經濟制裁,國家也大力拓寬國際市場。越來越多的創(chuàng)新軟件企業(yè)在“一帶一路”的倡議和指導下,對國際市場進行重新布局,并將海外的市場開拓延伸到“一帶一路”的沿線國家。
對內,中國的軟件行業(yè)逐漸轉外銷為內銷,促進內循環(huán),帶動制造業(yè)轉型,同時,中國持續(xù)推出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和措施,推動工業(yè)互聯網切實落地。尋求突破,行業(yè)發(fā)展勢頭強勁,前景可期。
打鐵還需自身硬,如何激發(fā)我國軟件創(chuàng)造力和自驅力,讓中國軟件產業(yè)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(yōu)勢?又如何軟件賦能,拓寬市場邊界,從而推動全社會發(fā)展呢?
從0到1:軟件定義推動產業(yè)創(chuàng)新
首先是激發(fā)軟件技術創(chuàng)造力的問題。由硬件的進步帶動軟件的思路早已過時,2009年,“軟件定義網絡”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,將數據和控制解耦,一種顛覆性的創(chuàng)想誕生了。這種新型的網絡結構,使得硬件與軟件相對獨立,極大地便利了運營商的統(tǒng)籌管理以及應用的更新換代。
十多年后的今天,我們看到由“軟件定義”帶來的可喜的趨勢——服務化、平臺化、智能化正成為發(fā)展方向。中國軟件行業(yè)現狀也印證了這一變化:排行榜中很多的企業(yè)集中在移動信息技術及其服務的消費領域。他們把便捷的智能應用帶進千家萬戶,全方位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。除此之外,企業(yè)級領域產業(yè)異軍突起,ERP軟件規(guī)模飛速上升,他們惠及金融、醫(yī)療等眾行業(yè)的基礎建設,讓企業(yè)擁有更高效的信息系統(tǒng)。
然而,觸達用戶和客戶、推動消費只是第一步,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,一些底層的核心技術也正在迅猛發(fā)展:云計算、5G、物聯網、人工智能……這些屬于未來的細分產業(yè)盡管初露鋒芒,但也面臨著不同程度“無法變現”的困境。我們必須明白,軟件產業(yè)在供給側核心技術上的革新確是重中之重,只有這些基礎架構的進步和應用落地才能推動其他各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,獲得資本再投入開發(fā),形成有利閉環(huán)。同時也要重視,讓先進的技術賦能并投產,形成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。
從1到+∞:人人都是軟件工程師
今年4月7日,中國軟件產業(yè)年會在京召開,大會以“數字經濟新時代——軟件產業(yè)賦能高質量發(fā)展”為主題,會上工信部提出: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補齊短板、鍛造長板,提升關鍵軟件供給能力,夯實產業(yè)發(fā)展基礎,提高產業(yè)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,堅持應用牽引、整機帶動、生態(tài)培育,把握新發(fā)展階段,以新發(fā)展理念,構建新發(fā)展格局的要求,務實推進軟件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。
年會主題聚焦于“軟件賦能”的話題,那么,如何軟件賦能呢?宏觀上,促進各行業(yè)的數字化轉型,例如這次會上提到的,進行工業(yè)軟件創(chuàng)新,用軟件為制造業(yè)及企業(yè)數字化轉型提供智力支撐。
不過,僅憑企業(yè)之力還十分有限。因為大多數企業(yè)在做的事是提供數字化的信息平臺和指向性服務。考慮到信息的傳遞形式并不是單一的,從PGC到UGC,激發(fā)并匯聚每個人的力量,從源頭上釋放代碼的活力或許是今后發(fā)展的方向。
一方面,應發(fā)展開源技術體系?,F如今許多開源代碼被分享到了虛擬社區(qū)中,任何人都可以被授權自由使用、復制、傳播和改動它們,如此一來,這便成為軟件技術開發(fā)的一方沃土。在社區(qū)里,軟件“發(fā)燒友”們能資源共享,創(chuàng)造更偉大的價值。開源技術的理念告訴我們:學會用開放的心態(tài)擁抱變化,廣泛地鏈接個體、凝結智慧,是互聯網思維的精髓所在。
另一方面,全社會大力培養(yǎng)先進的軟件應用性人才,提升互聯網時代下人們的精神文化素質,“人人都是軟件工程師”。同時,相關知識產權法也要跟進,切實保障企業(yè)和個人的利益,才能不斷優(yōu)化軟件產業(yè)生態(tài)。
開源技術+人才培養(yǎng)能讓軟件應用于更多的場景,從而對時代發(fā)展的新趨勢迅速反應,滿足龐大的長尾需求,進一步拓寬市場邊界。
結語
世界在變,各種都在變。就反映企業(yè)的興衰而言,行動力或證明了一切。長久以來,我們也在討論一個問題——好的軟件是什么?在筆者看來,它應該是開放的、推動交互的、共同完善的(企業(yè)亦同)。信息的傳遞之所以有價值和無限潛能,是因為媒介是人的延伸。只有讓個人和企業(yè)都融入到軟件發(fā)展的浪潮之中,行業(yè)生態(tài)才會更加美好。